JQZ系列新型球型钢支座 1.JQZ系列新型球型钢支座 KJQZ系列新型球型钢支座习是按照国家标准《桥梁球型支座> (GB/T 17955 - 2009),同时参照并满足欧洲标准《Structural bearings - Part 7:Spherical and cylindrical PTFE bearings》 (EN1337-7:2004)及其它相关行业规范(双标准、多规范)研发的桥梁标准构件系列产品,属国家**技术成果(ZL 200920245754.8),通过了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陕科鉴字[2009]*099号),且己 上升为*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 2009-62),适用于各类公路、**及轨道交通的各种类型桥梁,尤其是弯、坡、斜及特殊复杂桥梁。 2.设计依据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铁踣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2005)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2005)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2005)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 ◆《桥梁球型支座》(GB/T 17955-2009) ◆《客运专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 ◆《客运专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暂行技术条件补充规定》(科技基【2007】95号) ◆《Structural bearings - Part 2:Sliding elements》( EN 1337-2: 2004) ◆《Structural bearings - Part 5:Pot bearings》 (EN 1337-5: 2005) ◆《Structural bearings - Part 7:Spherical and cylindrical PTFE bearings》 (EN 1337-7:2004) 3.产品结构 固定型系列(JQZ-GD) 单向活动型系列(JQZ-DX) 4.支座代号 双向活动型系列(JQZ-SX) 温度适应范围:C表示常温型(可省略),F表示耐寒型 设计位移:支座主位移方向位移量(mm),固定型无功能代号:GD表示固定型支座,DX表示单向活动型支座,SX表示双向活动型支座 竖向承载力:设计竖向承载力大小(MN) 水平承载力(系列类别):分为I型、II型和III型 I表示设计水平承载力为竖向承载力的10% II表示设计水平承载力为竖向承载力的15% Ⅲ表示设计水平承载力为竖向承载力的22.5% 支座名称代号:JQZ球型钢支座 示例: JQZ(I)-6.O-GD,表示:设计竖向承载力为6.OMN,设计水平承载力为竖向承载力的10%,常温型,JQZ( I)系列固定型球型钢支座; JQZ (11) -10.O-DX-e50,表示:设计竖向承载力为10.OMN,主位移方向位移量为+50mm,设计水平承载力为竖向承载力的15%,常温型,JQZ( II)系列单向活动型球型钢支座; JQZ(Ⅲ)-8.O-SX-el00-F,表示:设计竖向承载力为8.OMN,主值移方向位移量为+100mm,设计水平承载力为竖向承载力的22.5%,耐寒型,JQZ (III)系列双向活动型球型钢支座。 5.产品特点 ◆结构新颖 *特的转动条结构提升了支座的转动及受力性能;包覆不锈钢的球冠转动面提升了支座的转动性能。 ◆材质优良 耐磨材料采用改性**高分子量聚乙烯,提升了支座的耐磨性能、滑动性能和使用寿命;优质材料的采用提高了设计面压,减小了支座的尺寸,减轻了重量,降低了工程造价。 ◆安装方便 附属构件灵活设计,采用套筒及锚固螺栓与墩、梁连接,安装方便、维护容易。 KJQZ系列新型球型钢支座习通过对优质材料的选用和结构的优化设计(**技术),大大提升了支座的承载能力,改善了支座的转动性能和滑动性能,延长了支座的使用寿命,并且减小了支座的 结构尺寸,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同时安装施工方便、更换维护容易,是一款同时满足国内外“双标准、多规范”的新型桥梁构件,属行业推荐标准系列产品。 6.技术性能 6.1竖向承载力 本系列支座根据设计需求,竖向承载力分为33个等级: 1.OMN\ 1.5MN\ 2.OMN\ 2.5MN\ 3.OMN\ 3.5MN\ 4.OMN\ 4.5MN、5.OMN\ 5.5MN、6.OMN\7.OMN\ 8.OMN\ 9.OMN\ 10.OMN\ 12.5MN\ 15.OMN\ 17.5MN\ 20.OMN\ 22.5MN\ 25.OMN\27.5MN\ 30.OMN\ 32.5MN\ 35.OMN\ 37.5MN\ 40.OMN\ 45.OMN\ 50.OMN,55.OMN\ 60.OMN\65.OMN\ 70.OMN。 6.2水平承载力 固定型支座各向、单向活动型支座非活动方向的设计水平承载力分三级: JQZ( I)型(普通型)一一设计水平承载力为支座竖向承载力的10%; JQZ( II)型(抗震型)一一设计水平承载力为支座竖向承载力的15%; JQZ (III)型(抗震型)一一设计水平承载力为支座竖向承载力的22.5%; 6.3设计转角ecrad) 本系列支座的设计转角不小于±0.02rad。 6.4设计位移 单向活动型支座活动方向横向放置时横桥向的位移量和双向活动型支座横桥向的位移量为+40mm; 单向活动型支座的活动方向和双向活动型支座的顺桥向位移量分为+50mm,+100mm,+150mm,+200mm, +250mm, +300mm。 KJQZ系列新型球型钢支座目 6.5温度适用范围 本系列支座温度适用范围常温型为-25℃—+60℃;耐寒型为-40℃~+60℃。 6.6摩擦系数IJ 本系列支座设计摩擦系数不大于0.03。 6.7梁底坡度 现浇梁的坡度:由梁底设置预埋钢板或楔形混凝土块调整; 预制梁的坡度:可在制梁时通过支座上部的预埋钢板调整,也可在梁底预埋平钢板后在支座**面加设楔形调坡板或楔形混凝土块调整; 坡度较小时(≤2%),本系列支座还可直接在上支座板**面设置坡度进行调整。 6.8混凝土强度等级 采用本支座时,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5,支承垫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0。 注:若项目有特殊需求,本系列支座以上各技术性能参数均可进行定制设计。 7.支座布置原则 本系列球型钢支座分为固定型(GD)、单向活动型(DX)和双向活动型(SX)三类。 8.安装工艺细则 8.1总则 ◆采用本系列支座时,垫石**面四角高差不得大于2mm,考虑到安装养护和必要时更换支座的方便,垫石高度不宜低于100mm。 ◆本系列支座采用套筒和锚固螺栓与主梁及墩、台连接。为确保支座准确就位安装,减少对墩台**面受力钢筋的干扰,建议在墩、台**面的支承垫石部位设置预留锚栓孔,预留孔的尺寸详见支座 安装图(表),预留孔中心及对角线位置偏差不得**过10mm。 ◆与支座相邻的桥墩或桥台**面垫石混凝土中需增设至少4层网状钢筋,布筋范围须大于支座底钢板平面尺寸。网状钢筋推荐采用-12mm钢筋,网格为100mmxlOOmm,间距为60mm—80mm。预留孔处的网状钢筋断开,在孔边增设相同直径的补强钢筋。网状钢筋布置示意见图3、 图3.网状钢筋立面布置示意图 图4.网状钢筋平面布置示意图 8.2卸货与存放 ◆支座需用软绳捆扎,裴卸时需用叉车或起重设备吊装,支座各部件己通过临时连接组合,可立即用于安装。 ◆如果送达工地的支座没有立即安装,应妥善存贮;支座存贮的场所要求场地平整,支座套筒的下方用方木或木块垫放,支座存贮的场所应能满足防潮防晒防尘条件,支座存贮应不影响工地施工, 且方便支座的运输和吊装。本系列支座本体部件不可分解拆开,以确保使用性能。 ◆整个装卸、运输和存储的过程应当保证支座各部件及油漆面不受损坏。 8.3安装前的检查 ◆检查上支座板正中心的中心标识,安装时准确对正X轴(纵轴)和Y轴(横轴),支座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支座螺栓和防尘套是否紧密固定; ◆核对支座桥墩号位置与支座规格是否相符; ◆检查支座的上、下钢板贴近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的面,必须无灰尘和油渍; ◆检查活动型支座预偏量数值是否与该位置支座设定值相符; ◆活动型支座安装前,须先放松支座的临时固定板螺栓,再将支座上支座板依预偏量数值放置 到位,并核对指针位置是否正确,然后重新旋紧临时固定板螺栓。 8.4灌浆材料性能要求 支座安装时所采用的灌浆材料为无收缩环氧树脂砂浆,其性能要求见表1: 表1 灌浆用无收缩环氧树脂砂浆性能要求 ┏━━━━━┳━━━━━━━━━━━━━━━━━┳━━━━━━━┳━━━━━━━━┓ ┃ 项目 ┃ 技术指标 ┃ 项目 ┃ 技术指标 ┃ ┣━━━━━╋━━━━━━━━┳━━━━━━━━╋━━━━━━━╋━━━━━━━━┫ ┃ ┃ 8h ┃ ≥20 ┃ 流动性 ┃ ≥220mm ┃ ┃ ┣━━━━━━━━╋━━━━━━━━╋━━━━━━━╋━━━━━━━━┫ ┃ ┃ 12 h ┃ ≥25 ┃ 温度范围 ┃ +5一+35。C ┃ ┃ ┣━━━━━━━━╋━━━━━━━━╋━━━━━━━╋━━━━━━━━┫ ┃抗压强度 ┃ 24 h ┃ ≥40 ┃ 初凝时间 ┃ ≥30min, ┃ ┃ (MPa) ┃ ┃ ┃ ┃ ┃ ┃ ┣━━━━━━━━╋━━━━━━━━╋━━━━━━━╋━━━━━━━━┫ ┃ ┃ 28 d ┃ ≥50 ┃ 终凝时间 ┃ 《3h ┃ ┃ ┣━━━━━━━━╋━━━━━━━━╋━━━━━━━╋━━━━━━━━┫ ┃ ┃ 56d禾口90d ┃ 强度不降低 ┃ 收缩率 ┃ <2% ┃ ┣━━━━━╋━━━━━━━━┻━━━━━━━━╋━━━━━━━╋━━━━━━━━┫ ┃ 泌水性 ┃ 不泌水 ┃ 膨胀率 ┃ ≥0.1% ┃ ┗━━━━━┻━━━━━━━━━━━━━━━━━┻━━━━━━━┻━━━━━━━━┛ 8.5灌浆工艺 本系列支座安装时,根据其与梁体或墩台的连接方式(灌浆工艺),可分为如下三种安装方法: 重力灌浆法、压力灌浆法和预装钢板法。 8.5.1 重力灌浆法 ◆凿毛支承垫石上表面,露出粗骨料,呈坚固不规则表面,清除预留孔中的杂物,并用水将支 承垫石表面浸湿。(当采用重力灌浆法安装支座时,施工垫石高度应比原设计高度低25mm)。 ◆吊放支座于支承垫石上,用调平螺栓、薄形钢板或薄形千斤顶调整支座高度和平整度。 ◆支座封模前,在灌浆管一端安装一个漏斗,另一端深入预留孔内,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漏斗 和灌浆管将无收缩环氧树脂砂浆灌入预留孔内,然后迅速抽出灌浆管